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1这部影片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像老布一样大半辈子时间生活在牢里,被体制化了。还有一种就是主人公安迪那样追求自由,不放弃希望的人,引用其中的一句话:“我得经常同自己说,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知道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你会因此而振奋。”
安迪是位银行家,被告杀死了妻子和情夫被判无期徒刑,进入了鲨堡监狱,其实他想过要杀了他们,可是并没有下手。刚来到监狱,作为“菜鸟”的新囚犯又被“老鸟”们拿来打赌,他们赌谁会在来监狱的第一晚哭泣,其中黑人瑞德赌安迪,因为他看上去弱不禁风,但是安迪并没有哭,瑞德输掉了十条烟。瑞德一直关注着他,他是个不简单的人。
长时间以来,安迪一直不和其他人交流,监狱中的”三姐妹“总找他的麻烦,一个月后,安迪找瑞德买一把石锤,他说他对石头感兴趣,平时喜欢雕刻一些小玩意。
后来,安迪和瑞德的几个兄弟一起外出劳动,劳作时听见看守长讲上税的事,安迪走上前去想和看守长谈一谈,差点被扔下屋顶,他告诉看守长可以合法的免交一切税,条件是请他的几个哥们每人三瓶啤酒。
从此,瑞德的名声渐渐扩大了,监狱里的每个警员都请他帮他们免税,监狱长也是,有一次监狱长突击查房,来到安迪的房间,看见安迪正在看圣经,就和他聊了几句,监狱长说:“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后来监狱长让安迪去当图书馆管理员,这对安迪们来说是一份美差,因为在这里可以看书,他在这里认识了老布,老布是这里原管理员,安迪在这里持续写信,争取图书馆有更多的新书,之后监狱长要安迪帮他洗黑钱,同时安迪掌握着监狱长所有的黑钱收入,他等着自己越狱后把这些告诉警察和报社,还给自己又订了一个身份,改名换姓,该有的证件都有。
老布呢,是个体制化的象征,他在鲨堡监狱被关押了50年,这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光阴。然而,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面临精神上的崩溃,因为他离不开这座监狱。他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他不知道外面的变化有多快,每夜难以入眠,实在不习惯,最后自杀了。
后来监狱又来了个汤米,告诉了他妻子和情夫死亡的真相,安迪找到监狱长希望能翻案,可是监狱长拒绝了,他想让安迪永远留在监狱里帮他洗黑钱,还有就是如果安迪出狱了,监狱长洗黑钱的事就很有可能曝光。监狱长还把汤米给杀了。真是秦始皇一般的人物额!
安迪决定自己救自己,他在帮监狱长洗黑钱的同时,还在海报后面打洞,就用那么小小的一把石锤打了20年,他终于挖穿了墙,通过自己挖的隧道到达排污管,再爬过排污管到外面的小河,瑞德好像说过用这把石锤越狱,要凿600年。那排污管有500米。安迪在忍受着恶臭中坚持的一直向前爬,终于逃出来了!
原来,安迪一直把小石锤藏在圣经里,圣经里真的有“救赎之道”,还有安迪挖墙挖的土都藏在了裤子里,走路时,把裤子一抖,土就掉出来了。他太聪明了!
我有几个疑问:为什么安迪要开展图书馆?为什么要让监狱里的人学习?冒着生命危险去放歌听呢?是不是想让监狱里的人们知道自由是美好的,想让他们都充满希望,虽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曾经做过坏事,但有希望的人生才有意义吧。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2这就是生活
任何人的内心都是看不透的
肖申克监狱内又来了一批新的囚犯,此时他们被夹道欢迎,脸上惶恐或者死气沉沉。老的囚犯们显得漫不经心,他们又在下筹码了——今晚谁是第一个哭的新人呢?
第二天一早,瑞德不得不赔了几根烟,这是他第一次猜错。瑞德打量着让他赌输的年轻人,他脸上的不合群竟并不代表着无法集中精力的恐慌。
年轻人果然是被冤枉而入狱的。已是朋友的瑞德和安迪开始互相了解对方。在瑞德眼里,安迪才华横溢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已经成了狱长的财务助手。安迪让瑞德帮忙弄来了一个锤头,但安迪不愿说他的用意,瑞德想:“这东西就算是600年也无法凿出隧道吧。”
直到后来,瑞德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透安迪。安迪在帮狱长,安迪还是靠着锤头砸开了墙壁。不过还好,安迪确实是个善良人。
事实上,任何人的内心都是看不透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面具之下,我们所谓的了解,只是了解这个人的面具而已,面具后面我们尽可以藏起自己的秘密。那些怕见到光的秘密或是慢慢滋生,或是渐渐地消失。只怕时间长了自己也被欺骗了。
忍者无敌
枯燥而且充满暴力的监禁生活该怎样适应?又一位号啕大哭的新犯人被巡逻长打死了。见怪不怪的只是埋怨几句,另一些新来的犯人却倒吸凉气。每天的劳动不容片刻懈怠,因为你是囚犯,所以监工们并不把你当人看待。
忍!就算连法律都不会庇护囚犯,囚犯们也要把自己当人看待。看看那些在监狱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头头,也都是从被欺压的对象开始的。当然也有深得人心的老犯人,他们靠宽容和深沉撑起自己的名誉——瑞德算是一个。作为一个人应更多地向后者靠齐,你看那些新来的犯人就像是当初的自己,怎能狠下心去伤害他们?尽管监狱是一个教人更残暴的地方。
安迪忍了下来,他靠自己的才干试图化解监狱里的阴影。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要有一技之长来保住自己的饭碗,不管是打架还是劝架都需要一定的火候。只是监狱里已堆积了几百年来的怨恨,想靠自己化解尚欠缺知音的共鸣。拯救不了别人,就拯救自己吧。
安迪在雷电的掩护中爬过冗长的下水道,疯狂的大雨就像是在为忍者的出头之日描画背景。
希望总在前方
自由在哪里?这对肖申克监狱里的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好多人都被关了几十年了。瑞德这样评论眼前无法逾越的高墙:“起初你恨它,再后来你开始习惯了它。很久以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是驯化。”
有个善良的老人假释出狱了,他发现以前的东西全变了样,自己就像是从上个世纪来。尽管他怀着满心的欣喜,但他发现他甚至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他希望自己没有来过这个纷繁的世界,希望回到高墙里,最后他选择了在自己局促的房间中悬梁自尽。瑞德也假释出狱了,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改变上厕所先报告的习惯——他并没有真正获得自由,他的心仍被关在肖申克之中。
当自由来到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能力去适应和使用它?
不过希望总会在前方。瑞德下定决心离开了自己的职位,到了与安迪约定好的大树下。他从一封信中得知安迪越狱后取出了狱长的黑钱,移居到了一个太平洋的小岛上。这才是他该有的生活。
两个老友在美丽的海岛上重逢了,他们身后的那片海让人看到了自由的磅礴气息。
结局只有一个
若一个人同时拥有智慧、宽容、毅力、希望,他定会拥有完美的结局。
我们把瑞德和安迪放在一起,便看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形象。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3 < ……此处隐藏12938个字……>看样子我还在跑题,恩,我写东西很糟糕,总是缺乏逻辑和说服力,并且写着写着就随兴所至,脱开缰绳飞驰到四万八千里之外,完全不考虑读者的感受。
正题是,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位美女和一只野兽。你要两者相爱,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而相爱的过程就是自我审视的过程,个中艰难,你们都懂的。
不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还要说一句,大量看各种书和电影是好的,但是它们注定无法消解我们内心的焦虑,也许反而会创造出很多更新的焦虑,但是这其实不是坏事,我们要做的,是正视自己的焦虑,然后根据书中提供的线索在实践的痛苦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恩,也许永远不可能解决,也许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是一生去消解,但是这比无知的陷入焦虑而毫无办法好的多。
bittersweet.
祝福每个心怀希望,追求自由的人。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14影片讲述了肖申克如何入狱,及怎样的适应了监狱枯燥漫长的生活,而又如何的越狱的过程。整部影片可以说于细水长流的叙述中不断的埋下惊心动魄的伏笔。肖申克在步入监狱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同为犯人的一位黑人大哥的注意,在他的眼中,监狱里的一切仿佛与肖申克毫无关系,肖申克只是镇静从容的遵守着狱警的指挥。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肖申克终于和这位黑人大哥开口说话了,他求他买一把铁锤,而他则欣然应允。肖申克用这把铁锤开始一点点的雕刻石像,借此打发掉狱中漫长的时光。肖申克入狱前是一位银行家,慢慢的肖申克凭借他的特长,帮助狱警处理了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到了改变工种的机会,他开始帮助一位年迈的图书管理员共同的管理图书。而之后他有帮助监狱中最大的官员来洗钱。我想他所做的这一切与良心道德无关,而通过所有这一切的活动,他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最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存在。所以所有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会伸出手,而且全力以赴。但在他所有的默默的坚持隐忍的后面,有着一个更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的计划在进行着。一件事情成为了他监狱生活的转折点,亦或是导火索。他帮助一个叫汤姆的年轻人补习文化知识,而在一次闲谈中,汤姆提到了肖申克的案子的真正的凶手,肖申克立刻的跑去请求监狱长重审他的案子,而阴险狡诈的监狱长不但关了肖申克的监禁,而且残忍的杀害了充满正义的汤姆。所有这一切在肖申克平静的外表下激起了内心巨大的波澜,肖申克依旧默默的回到了牢房,随着就寝的灯光的关灭,故事开始了新的篇章。第二天,监狱乱了套,肖申克不见了。监狱长撕开了一张大幅的美女海报,答案揭晓了。肖申克正是沿着海报后面一条通向外面的隧道逃跑了。镜头回到肖申克出逃那一刻,他通过这条他用那把小石锤一点点的敲打了近二十年而凿成的隧道,爬到了外面的世界。途中经过一条长达500米的地下管道,借助外面轰轰的雷声,肖申克一点点的爬着,终于爬过了肮脏的下水道,在河水中将满身的污秽洗清,只见他将沾满泥浆的衣服脱下,在震耳的雷声中,在耀眼的闪电下,像天空振臂欢呼,他成功的越狱了。重获自由的肖申克按照他预先的设计有条不紊地实行着他的计划,他从银行中取走了属于他的失去十九年自由而获得的补偿款,到国外过上了自己的理想人生。他将狱中的黑暗诉诸报端,终将监狱长和他的爪牙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更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的黑人大哥重拾人生的梦想。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而于我而言,我从肖申克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成功之处。或者可以说是他的人性的光辉,当他遭人诬陷锒铛入狱之际,他是及其隐忍的,他审时度势,不同流合污,但同样不会以卵击石,他很遵守游戏规则,但同样不会放弃自己的一些基本准则。他有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从头做起。他更是有头脑有智慧的,身陷囹圄,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时刻给自己留有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他善于结交真挚的朋友,让自己的心保持温暖与柔软。而对于压倒性的邪恶势力同样可以合作共存。可以说肖申克是一个大智若愚之人。他让他的行动总是走在语言之前,在他貌似迟缓的外表下有一颗玲珑剔透的智慧之心。
冷静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雾霾之中。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15知道这个名字还是从电影上得知,原来它是由小说改编,这本书让悲观者前进,无助者有力,迷茫者思考,绝望者看到希望。这个小说讲述的是一所监狱高墙内的故事。那里是一个你不喜欢又离不开的地方,任何你不喜欢又摆脱不了的生活其实就是监狱,你要想办法让自己活得自由,你要默默的付出努力,不要声张,总有一天会成功。
这里的肖申克其实就是说人们不喜欢去工作的地方,不喜欢生活的地方,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不喜欢也要继续上班,不喜欢也要继续生活,当感到痛快和不自由怎么办?积蓄力量准备越狱。在这期间,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也是被困在其中,有的人渐渐麻木,渐渐习惯,甚至有些恐怖未来的其他生活。这个围墙很可怕也很奇怪,刚开始你会恨他,慢慢你就会适应他,习惯他,甚至是依赖他,脱离不了他,这就是被同化了。真正的监狱是被迫进去的,生活的监狱是自己自愿进去的。当发现自己被困住,自己会给自己设限,立起高墙,否定自己,放弃自己,放弃努力和抗争。
我们不应该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会,我们应该想我们还会什么?我的性格不合适,我们应该想我如何改变性格,我们不应该说自己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我们应该想自己能坚持。这就是监狱里不同的人不同的命运一样。
安迪入狱就很安静度日,出乎人们意料,一天他找瑞德买锤子,人们以为他会闹出大动静,没想到他说他是做手工,开始他还担心安迪用他来挖地道,实在是太小了,用他挖需要六百年,没想到十九年就挖成功了。这十九年,安迪运用他的智慧,他的所长,给狱长们躲避税务,给监狱申请资金修图书馆,花了六年写信给上层,没想到不胜其烦,上册给他拨款二百美金和一批旧书杂物,安迪决定一天写两封直到参议院每年给拨款五百美金,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安迪花了几年完成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句著名台词:“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说的就是心存希望的人,无论什么处境都无法把他钉死。他们就像落进石头缝里的草籽,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要蓬勃生长。他们是那种被关进监狱就开始积蓄力量,筹谋越狱的人。
安迪始终活得像一个自由人,尽管他也在这高墙之内。安迪原本过着金融精英的生活,深爱妻子却失去妻子,坐了冤狱,成了刑期望不到头的重刑犯,刚进监狱的几年被狱霸折磨了两年,日复一日的挨打,人们想象不到的受苦受难,他挺过来,他在监狱关了整整二十年,真可谓卧薪尝胆。
安迪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始终有梦想,有方向,帮助狱友考文凭,扩建监狱,改善狱友的精神生活,他没有被打败。小说的最后,当瑞德知道,可以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和好朋友一起彻底地告别过去,一起出海打鱼,一起迎着海风和太阳眯缝着眼睛微笑,一起调侃在肖申克的牢狱生活,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想到了安迪之前和他说过的话,在大树旁的石墙下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他坐上了开往远方的汽车,去兑现他与安迪的承诺。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希望,永远是黑夜中,为你点的一盏长明灯。这部小说和电影一样精彩,值得回味。